nh1

金旗品牌观察:高知女性驰骋高科技领域的破局之道

栏目:行业   作者:王翦    发布时间:2025-08-07 13:42   阅读量:5965   会员投稿

在航天器划破苍穹、人工智能重塑世界的今天,一个关乎国家创新根基与性别平等双重目标的议题日益凸显:如何让更多高知女性在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高精尖技术领域实现更好的职业成长?

近日,主题为“苍穹之上,她力量绽放——高知女性逐梦高新技术领域”的《女创时代》会客厅访谈节目播出,围绕高知女性职业成长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该访谈节目由中国妇女人才网联合金旗品牌研究院共创,汇聚北京四象爱数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刘雨婷,北京中关村学院X中关村AI研究院公共关系部部长商容,中国妇女人才网副主任、巾帼人才(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瑜曼三位专家,深入剖析现状,共谋女性职业发展支持体系。本期节目由金旗品牌研究院院长银小冬主持。

现状洞察:硬科技领域,女性优势独特而显著

长期以来,航天、人工智能等“硬核”领域被视为男性主导的世界。然而,身处商业航天遥感卫星技术应用前沿的刘雨婷,以其公司实践有力挑战了这一固有印象。“在我们卫星遥感应用端,优秀的女性技术骨干和管理者非常多,甚至在产业链上游制造端的卫星、火箭总师岗位,女性身影也日益涌现。”她指出,智力密集型行业的本质决定了其对脑力的依赖远超体力差异。航天工程庞大复杂,对耐心、细致和坚韧有着极高要求,这些特质恰恰是女性的优势所在。尤其在将尖端技术转化为用户友好产品的应用环节,女性展现出的沟通能力、共情力和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力,成为技术落地的关键桥梁。“我们行业里做应用端的好多女性,做得都非常好。”刘雨婷强调,面对客户时,女性工程师往往更能深入浅出地讲解,调动情绪,达到更好的效果。

商容对这一观点也深有共鸣。她观察到,随着深度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和AI对千行百业的赋能,“所有公司几乎都是高科技公司”。在倡导多元包容的环境下,鼓励女性投身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已从源头展开。中关村两院关注交叉学科,而人文学科背景在AI时代的人机交互中将扮演愈发关键的角色。“未来的时代是人机共处的时代,”商容提出人工智能+人类智慧=超级智能的公式,强调人类智慧与协作能力的不可替代性,为女性在高科技领域开辟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国家层面,支持女性就业创业的体系正不断完善。唐瑜曼介绍,中国妇女人才网作为全国妇联支持人才培养与就创业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联动人社部、民政部等多部委直属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高校,共建女性人才培养计划。由中国妇女人才网作为职能平台代表全国妇联参与的“国聘行动”,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累计提供822万个岗位,收到超6300万份简历,累计触达规模169.44亿次。此外,针对在新形势下的智能家庭服务业、新兴行业产业领域如“低空经济”中“女飞手”的培养计划,都在积极破除性别标签,为女性进入高科技领域创造通道。

多维赋能:构筑柔性、包容与持续成长的支持网络

面对高知女性普遍面临的“工作-生活平衡”挑战,三位嘉宾从企业实践、技术赋能和政策支持角度提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从企业管理方面,企业要对女性员工提供柔性管理支持,实现效率与关怀并重。刘雨婷分享了四象科技的实践经验。得益于数据处理工作的特性,公司实行弹性工作制,允许远程办公。更为关键的是,公司设立了“子女假”、“亲子日”等专属假期,并在员工生育期间提供可在家完成的远程工作任务及相应薪酬,确保职业不断档。“对一个妈妈来说,在社会上获得职业认同感,往往比赚钱更重要。”她强调,这种心理支撑是正向反馈的关键。刘雨婷也坦言,在涉及国家级长周期、高保密要求的项目中,女性从业者确实可能面临特殊挑战,但在实际工作中女性工程师常主动与单位沟通,根据项目周期合理调整生育计划,寻求窗口期,体现了高度的职业规划意识和责任感。

从技术赋能方面,各界要支持女性终身学习,破解知识迭代焦虑。商容直面AI时代的知识爆炸挑战,指出终身学习已非新概念。人工智能在降低知识获取门槛、辅助学习方面作用巨大。她介绍了微软等机构开放的“AI商学院”等普惠课程资源,强调提升全民AI素养的重要性。中关村两院正在组建“少年人工智能学院”,正是着眼于从基础教育开始培养AI时代的核心能力。技术浪潮面前人人平等,关键在于拥抱变化,善用工具。

从政策支持方面,要做好政策衔接与技能提升,实现分层支持、精准滴灌。唐瑜曼着重介绍了妇联系统在技能提升上的探索。除了联动行业协会、产业和金融机构,还特别关注传统行业女性向高科技领域的转型。例如将非遗技艺与科技元素融合创新,以及在“全国巾帼家政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中,推动家政人员理解并应用AI产品,实现人机协同,提质扩容。“拥抱科技”成为关键。对于应届生、职场中期转型者、回流人才等不同群体,各界正探索分层分类的支持举措。

在消除职场隐形壁垒方面,刘雨婷分享了四象科技的核心经验:回归工作本质,唯能力与结果论。她举例,公司曾将年度优秀员工授予一位即将休产假的女性员工,这是严格依据KPI考核流程和其工作成果的综合评定,此举清晰传递了公平公正的企业价值观,极大增强了员工认同感。公司也设有子女假等普惠所有员工的福利,并鼓励男性员工积极参与家庭事务,打破单向度的性别角色期待。

协同攻坚:构建可持续的支持生态体系

三位嘉宾一致认为,支持高知女性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绝非单一力量可成,需政府、企业、社会力量协同,构建可持续生态。

唐瑜曼分享了“家校社企”四方联动的实践模式。她以广州“惠农工程”试点为例,说明如何在政府指引下,整合社区物理空间、优质农副产品供应链、运输资源,创造对女性友好的就业岗位,形成“商业向善、资本向善”的正向循环,岗前培训确保服务质量,盈利部分反哺公益,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刘雨婷则点出了问题的关键——必须让用人单位“算得过来账”。她直言,单纯延长产假等政策若缺乏配套的企业激励,反而会拉大企业雇佣男女员工的成本差距。政策制定需考虑如何弥合这一成本鸿沟,让企业看到选择优秀女性员工的价值回报。同时,她呼吁将男性纳入性别平等的对话,共同改变“男性仅以职场论英雄,女性被附加家庭标签”的双重困境,营造对两性都友好的环境。

商容强调传播的温度与普惠性,她正在筹备“AI for love”平台,旨在用技术赋能女性学习与互助网络。她赞赏李飞飞教授创立的“AI for all”所体现的普惠原则。刘雨婷则指出,高知女性身处相对友好的环境,更需突破自我设限,其成功本身就是对更广泛女性群体最有力的激励。“当这些高知女性能够把自己的天花板去掉,她身上的这些力量和示范性会慢慢传递。”

展望未来,三位专家虽未拘泥于量化指标,但提出了更具根本性的行动方向。刘雨婷认为,女性自身需持续提升知识技能,勇敢进入更高层级的竞争舞台,用实力证明价值。“知识改变命运”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唐瑜曼表示,中国妇女人才网将秉承“让每一位女性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使命,用行动丈量女性发展的星辰大海。商容则建议“拥抱AI,明天会更好”,相信技术进步与人的智慧结合将创造无限可能。

苍穹之上,智慧之光不分性别。支持高知女性在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国之重器领域扎根绽放,需要企业以灵活机制夯实基础,政府以精准政策构筑保障,社会平台以创新服务充当纽带,舆论环境以积极包容培育沃土。唯有政府、企业、社会、家庭以及女性自身协同发力,将知识的力量、柔性的管理、包容的文化与坚定的信念熔铸一炉,方能真正打破无形壁垒,释放“她智慧”的磅礴伟力,让更多女性在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中定义未来,成就价值,共同绘制中国高科技发展的壮丽新篇。这既是性别平等的里程碑,更是国家创新征途上不可或缺的引擎。

关于金旗品牌研究院:

金旗品牌研究院专注于品牌文化及社会价值研究,链接全球政产学研资源,通过构建“战略智库-文化解码-价值重构”三维赋能体系,助力企业以品牌张力赋能商业价值跃升。

自2010年成立以来,金旗品牌研究院深度联动驻外使馆、国家文化传播职能部门、中国社科院共建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新华社等顶级机构,拥有140余位来自《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决策层、国际4A机构战略顾问团、常春藤学术联盟的顶尖专家,为企业提供资源整合及智库咨询。

金旗品牌研究院已与万华化学、宝马、拜耳、罗氏、比亚迪、字节、京东、美团、DHL、中国移动、工商银行等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大中型企业,及超过1000家年营收千万级以上的成长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