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中金岭南半年报透视:深挖资源端价值,激活新质动能,改革驱动价值跃升

栏目:行业   作者:匡章    发布时间:2025-08-29 16:48   阅读量:19931   会员投稿

在有色金属行业面临精矿供应紧张、冶炼加工费持续承压的挑战下,国内铜铅锌龙头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000060.SZ)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据中金岭南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0.89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9亿元,同比增长3.12%。

实体业务扛鼎,资源掌控筑牢根基

中金岭南上半年实体业务表现亮眼,成为业绩增长的“压舱石”。这背后,是其全面落实“攀高计划2.0”降本增效专项行动的成果,从增量增效、提质增效、降本增效、创新增效、协同增效、安全降本六个维度制定了20余项重点举措,全力以赴提高经济效益。

公司的资源整合取得显著突破。韶关万侯多金属矿探转采工作加速推进,资源接续能力不断增强。中金岭南拥有亚洲大型铅锌银矿山凡口铅锌矿及广西、澳大利亚、多米尼加多座在产矿山,是国家铜铅锌战略资源重要保障力量;作为广东省有色金属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头部矿冶集团,中金岭南深耕广东省内关键资源,成功摘牌“广东省新兴县天堂铅锌铜多金属矿普查探矿权”等多个优质矿权,并通过自有矿权“增储上产”,持续推动广东省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提升。

科技创新驱动,数智转型塑造新质生产力

在成本管控之外,中金岭南以科技创新为穿越周期的重要路径。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中金岭南将科技创新摆在企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难题,将科技创新融入企业发展全过程。通过深化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中金岭南在资源综合回收、新材料研发及智能矿山建设等领域实现多项突破,为产业链升级注入强劲动能。公司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家,国家级研发平台2家,省级研发平台13家,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9项,在研国家级重点科技项目7项,省级重点研发项目3项;拥有专利总数达527项,其中发明专利198项,累计参编标准300余项,其中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97项。

改革纵深推进,资本运作优化布局

2025年上半年,中金岭南拟通过定向增发及收购控股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两大资本运作举措,优化财务结构并强化主业竞争力。3月4日,中金岭南发布《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公告。公司拟向控股股东广晟控股集团定向增发募资不超过15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目前中金岭南定向增发的申请已获得深交所受理,该事项尚需深交所审核通过,并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方可实施。此次再融资的实施将为公司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此外,公司以现金方式收购中金铜业30.8409%股权及中金荣晟26.6667%股权,收购后对中金铜业的穿透持股比例提升至86.7044%,进一步加强对核心铜冶炼业务的控制权,提升产业链协同效应,也将为下半年业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前瞻布局新材料高地,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新引擎

中金岭南正以科技创新为矛,全力开辟新材料产业新赛道,公司子公司中金科技在高端材料领域持续突破,已显现可观经济效益,成为利润贡献的新兴增长点。这标志着公司正加速从传统金属供应商向高附加值材料解决方案提供者的战略跃迁。

新材料产业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这不仅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整体盈利能力的关键落子,更是公司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柱。随着新材料板块的规模化发展与市场化潜力迎来加速释放,其广阔应用场景与持续扩张的市场空间,将为公司打开可观未来增长空间。

 

中金岭南2025年上半年的稳健表现,充分展现了其在资源端掌控、科技创新与资本运作上的战略定力。未来,中金岭南有望进一步释放全产业链协同效能,从传统金属供应商向高附加值材料解决方案商加速转型,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增长价值。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