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已经拉开帷幕,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文化是社区的“灵魂”。如何让社区文化服务更贴民心?如何打通公共文化资源直达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如何聚政校社企之力,打造人人能参与、人人能受益的文化家园?聚焦“共建、共治、共享”主题,2025年10月10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与环慈(北京)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联合主办北京社区文化服务平台建设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汇聚政、校、社、企四方智慧,围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文化强国战略部署,聚焦驱动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基层公共服务展开等热点问题展开研讨,畅谈国家战略下的方向指引,梳理基层实践里的创新方法,分享成功落地的鲜活案例,共绘未来社区文化服务的新蓝图,亮点纷呈、成果丰硕。
专家视角:文化赋能基层治理与社区服务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周文彰教授以《把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切实放在社区》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为北京社区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与实践方向。
周文彰教授表示,公共文化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公共文化是“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文化,因此,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应当放在社区。当前公共文化建设投入见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今非昔比,但仍有待大力加强,不少社区存在场所不足、服务同质化、专业力量薄弱、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他强调,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就是政府主导,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周文彰以其亲身调研的“书香驿站”为例,阐述社会力量参与的独特价值。他说,所到的每个驿站均有专人管理,活动丰富多彩、针对性强,深受街道社区干部、居民的好评。书香驿站成功实现了“统一标准”与“各具特色”的有机结合。他最后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随着《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等法规政策的落实,社会力量必将为北京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带来更多卓越成效。
高校赋能:以人才培养优势,“校地互动”共建美好社区
北京市成人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贠天祥在致辞中表示,高校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应是服务社会、赋能未来的重要力量。作为扎根北京、服务区域的职业院校,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始终把“融入社区、赋能发展”作为使命:既在课堂上培养服务基层的专业人才,又在实践中搭建校园与社区的“连心桥”,用专业优势激活社区文化活力,用校企合作破解服务落地难题,努力成为支撑区域文化发展的“动力源”与“连接器”。
学校与书香驿站深度合作,正是践行“党建引领、文化赋能、技术创新、人才共育、社区共建、美好共享”理念的生动体现。双方共同推动北京社区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升级改造“一站式”学生社区(阅创・书香驿站),旨在打造“连接知识与实践、校园与社区的关键桥梁”,共同培养新时代所需人才,“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社区!
模式范例:从“西城实践”到“丰台模式”的十年成功探索
环慈(北京)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书香驿站创始人梁军系统回顾了书香驿站品牌的十年发展历程。自2015年首家驿站在西城区玉桃园社区落成以来,“书香驿站”已扩展至40余个站点,累计开展活动7万余场,服务超300万居民,成为居民口中的“第二个家”。
梁军分享了2024年在丰台区成功落地后形成的“丰台模式”。该模式通过构建“政-社-民”铁三角机制,以书香驿站-红驿社区文化服务平台为载体,推动文化服务从“政府包办”转向“全民共舞”,打造“一站一特色”的社区文化精神地标。并通过与学校、商场、出版社等多元社会力量联动,构建“价值共生”的社区文化服务生态,让文化消费成为辖区经济新增长点。未来,“书香驿站”会为北京社区文化服务平台继续贡献力量,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支点,打造更多共建服务模式。
深度对话:探索基层文化服务破局之道
“深度对话”社区文化主题沙龙是本次研讨会的又一大亮点。文化沙龙由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玲玲主持,丰台区文旅局副局长闫玉玲,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基础教育学院院长平若媛,通州区通运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李力,北京首开城市运营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姜红梅,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邢贞良等嘉宾围绕基层文化服务的现状、难点与破局路径进行深入交流。
在开放、包容、理性的讨论氛围中,嘉宾们交流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方向。从街镇治理的痛点破解,到教育资源的下沉路径,再到企业力量的参与模式,街道、高校、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共建共治共享,协同构建“区域文化资源活化生态系统”。与会嘉宾还就“社区化”育人模式的实践价值、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路径,以及新技术在社区文化场景中的融合应用等前沿议题,分享了观点与思考,现场气氛热烈,交流富有建设性。
多元共建:促优质资源携手落地
活动现场,系列务实合作项目的揭牌与启动,标志着平台建设从蓝图迈向实地,构建起多元主体协同共进的文化服务新生态。
——平台级战略合作:注入金融“活水”,构建产业生态
由北京文化产业投融资协会正式授牌,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与环慈公司共同筹建“社区文化产业投融资专委会”,推动“文化+金融”的深度融合。通过专业的投融资服务与资源整合,破解社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瓶颈,构建可持续的社区服务生态。
——“一站式”学生社区打造多功能综合体
由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与书香驿站联合打造的“一站式”学生社区(阅创·书香驿站)正式亮相。该学生社区集党报书屋、影视思政大课堂、党员先锋社区思政、师生茶会、青企社、青创会客厅、科创港、公益音乐教室、智慧非遗工坊等功能于一体,连接校园与社区的创新型实践基地,聚焦高职学生创业就业,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孵化优质社会服务项目。同时,通过财贸夜校和社区学堂,深度融合城镇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大学等社会职能机构,将高校的知识资源与教学组织经验精准输送至基层,提升村社文化教育水平。
——多元功能注入:优质资源精准汇入基层
党报书屋启动。与北京日报报业集团读者俱乐部共建“党报书屋”,旨在将书香驿站打造为宣传推广首都党媒的重要阵地,通过提供《北京日报》免费阅读和举办“党媒内容分享会”等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公益音乐教室落户。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在“一站式”学生社区设立的公益音乐教室正式揭牌,引入优质美育资源,服务财贸学子并辐射周边社区,让更多居民共享文化红利。
影视思政基地启用。中影影视思政大课堂“一站式”学生社区示范基地揭牌,创新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影视场景,用光影艺术传递思想温度,探索“校社共学、文化共育”的新路径。
阅创.书香驿站挂牌。阅创.书香驿站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挂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教授和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周永源共同揭牌,旨在通过建立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将书香与创意深度融合,为一站式学生社区注入丰盈的文化内核。
平台启动:政校企社联动,开启服务新篇章
在全体与会嘉宾的见证下,北京社区文化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魏启晋,书香驿站创始人梁军,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高广旭,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邵林,丰台区方庄街道办事处主任张京,通州区永顺镇副镇长杨凯,通州区永乐店镇副镇长李墨,通州区唐大庄村第一书记于云龙,北京开放大学、北京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终身教育处副处长李继梅,北京首开城市运营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姜红梅共同按下启动键,标志着这一政、校、社、企四方携手共建的北京社区文化服务平台正式扬帆起航。
该平台致力于打造一个“资源共享、服务共推、成果共赢”的综合性载体,深度融合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的专业力量、书香驿站的服务网络、街镇的治理优势与企业的资源支持,改变社区文化服务“单点发力”的局面,实现首都基层文化服务的“全域联动”,让更多北京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文化服务。
北京社区文化服务平台也将充分发挥社区文化服务生态构建者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社区文化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汇聚政府资源与社会力量,将优质文化资源精准送达基层,也为全国社区文化服务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北京社区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注入新的思想动力,更通过一系列务实合作项目的落地,展现了社会各界协同发力、共同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服务人民的坚定决心与强大合力,为新时代首都基层治理与文化繁荣发展描绘了崭新蓝图。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指导,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社区文化工作委员会、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社会工作部,北京市成人教育学会、北京文化产业投融资协会、北京开放大学北京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北京演出娱乐行业协会等单位支持;由阅创·书香驿站、智博书院城市副中心院士书屋、合肥问鼎幸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协办。来自政府、高校、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等领域的200余位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及师生代表参加。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已经拉开帷幕,
随着2025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临近,一
当多数专业影视团队仍在探索AI技术与真人
近日,鸿蒙版微信新版本正式上架,版本号由
金秋时节,中原大地迎来一场穿越千年的时尚
在去年9·24带来三季报高基数之上,上市
在郑州中视眼科医院的诊疗记录里,有一位特
摘要:在中国食品工业迈向“清洁标签”时代
生活中,大家是不是会出现急需用钱但周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