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1

29省份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职教高考”每年录取超300万人

栏目:银行   作者:安靖    发布时间:2022-09-16 01:08   阅读量:10464   
29省份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职教高考”每年录取超300万人

“几十年前,一般本科文凭都有一定的‘含金量’,导致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现在这种观念应该一去不复返了,未来社会需要的是技术型、技能型人才。”

招生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教育制度,特别是高考制度,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份启动高考综合改革。14个省份新高考前三批顺利落地。第四批7省区新高考将于2024年落地,第五批8省区将于2025年落地。

9月15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大学生司司长王辉介绍,“指导各地按照‘时间服从质量、进度服从效果’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强基计划是一项特殊的高考招生制度,旨在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机制。在过去的三年里,强基已经招收了18000多名新生。

分类已经成为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主要渠道。每年有300多万考生通过分类考试,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60%以上。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目前,考试招生领域仍然面临一些新的情况和挑战,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王辉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考试招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取消五类全国高考加分项目

一个完善的入学考试制度应该促进人才选拔的公平和科学。

教育部学生司司长王辉在发布会上介绍,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使区域城乡招生机会更加公平。具体措施包括:

继续实施对口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合作计划,每年从国家招生计划增量中安排部分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和主要考生省份招生。

继续实施重点大学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招生名额从2012年的1万人增加到2022年的13.1万人,总招生人数超过95万人,形成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大学的长效机制。

同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流动人口子女入学考试政策,168多万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了入学考试。

数据显示,2022年,清华大学国家专项计划和自强计划招生人数为440人,超出招生计划42%。

据王辉发布会介绍,2015年和2019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促进公平、规范管理、科学准确”的原则,开展了两轮高考加分项目清理规范工作。

目前已取消5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

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欧阳谦在9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15年以来,广东省大幅减少对高考加分的严格控制,取消体育特长生和所有地方加分,仅保留4项国家政策性加分。评分分值除烈士子女加20分外,其他统一调整为5分。

“高考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这是一个超大规模和极高风险的考试。高考改革的内容受到中央、群众和社会的关注。”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党组书记、院长孙海波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据介绍,使用全国统考试卷的省份越来越多,目前已达27个。

孙海波介绍,国家教育考试题库建设了多功能、全流程的信息系统,具有试题采集、研磨校对、统计分析等功能,为高考命题提供了高水平的现代化技术支持。

招生计划也是培养计划。

不断完善考试招生制度,是为了更好地“选拔人才”和“培养人才”。

2020年,教育部启动强基计划,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

在王辉的发布会上,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目前,39所“双顶”高校重点招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哲学、历史、古文字学等专业。

在过去的三年里,强基已经招收了18000多名新生。

“强基计划的初衷是围绕基础学科选拔人才。只有基础扎实,发展才有基础,创新才有突破。”远播教育集团扫盲教育部副总经理肖荣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强基计划”不仅仅是一个招生计划,更是一个培养计划和发展计划。

北京大学校长龚今年5月撰文称,北京大学将向“强基计划”学生全面开放各类重点实验室和其他科研实验平台;每年提供数百个科研课题,实现“强基计划”学生本科学习期间科研训练全覆盖;鼓励学习成绩优异、科研培养成果显著的“强基计划”学生在本科第三年末直接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到我校或其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进行基础学科和国家急需学科的深造。

对于高校来说,也在积极对接新高考改革,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王在发布会上表示,高考综合改革最显著的特点是考试不再分文理。面对高中生的学习多样性,华南师范大学也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系统、整体、重塑专业设置改革。

对于高中,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加强全面发展。广州二中校长张献龙在发布会上表示,广州二中尊重学生的选课意愿,开放了所有的课程组合,但只安排学生四分之一的在校时间,给了他们很大的自主学习和选择空间。

专业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选拔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独特的考试评价模式,即高职院校分类招聘。

在王辉的发布会上介绍,高职院校考试招生要与普通院校分开,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方式。一般每年春季各地都会安排举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学生也可以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

随着各地的大力推广,分类考试成为学生升入高职院校的主要渠道。每年有300多万考生通过分类考试,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60%以上。

在广东,高职院校70%以上的招生计划安排在春季高考,应用型本科院校试点招收中职毕业生。春季高考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录取的主渠道。

多年来高职院校招生难。北京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马认为,这与高职院校分类招录机制不完善有关。

“普通高考的做法是不分普通职位录取学生。高中毕业后,学生将统一参加普通高考。一本写完二笔,另外两本写完高职,导致高职质量差,招生人数少。有的学校完不成招生计划。”马对说:

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深度也得到了拓展。9月14日公布的《2021年全国教育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高职本科学生4.14万人,高职本科学生12.93万人,比上年增长76.18%。

“几十年前,一般本科文凭都有一定的‘含金量’,导致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现在这种观念应该一去不复返了,未来社会需要的是技术型、技能型人才。”马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北师大教授钟秉林在发布会上指出,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采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初步搭建了促进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ad